文作者王守强是山东省聊城市基层医疗机构“优质服务基层行”的评审专家。今天,特地邀请他与大家分享“优质服务基层行”创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。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开展“优质服务基层行”活动已经四年了。如何准备?如何去做?如何才能顺利过关?依旧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创建活动时普遍关心的问题。我通过总结自己机构创建成功的经验,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。1、成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,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院长是第一责任人,各科室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,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。院、科两级要结合实际认真梳理有关医疗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核心制度,并进行修订,保证核心制度与医疗机构情况相适应。机构的规章制度要做到同源,也就是各科室要统一运行一个版本。检查时,至少需要有统一的工作制度、工作职责、岗位职责、工作流程、应急预案、临床诊疗指南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。工作人员在相关岗位职责、制度下开展工作,职能科室做好督导、检查,确保各岗位人员的职责、制度落实到位。一般包括院、科两级,在院级层面至少要设立院办、党办、医务、护理、财务、病案管理、信息、院感、医保结算、后勤管理等职能科室;科级层面指的是全科医疗科、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中医科、儿科、口腔科、康复医学科、眼科、耳鼻咽喉科等科室,也就是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上审批批准的诊疗科目。认真学习揣摩,并真正理解《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(2018年版)》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(2018年版)》标准,梳理《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(2019年版)》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(2019年版)》条款,对照基本标准、推荐标准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自查,针对自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整改提升并形成报告。可以采取“请进来走出去”等多种形式加强全员培训,提高机构的管理水平。机构要重视和加强职能科室的管理水平,利用机构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,加强对临床科室检查、督导、反馈以及整改的落实,院、科两级形成有效的监管、以便持续提升。院、科两级要根据质量与安全指标,利用管理技术工具,进行院、科两级的质控活动,保证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呈正向变化趋势,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,达到确保患者安全的目的。做到以上六个方面,只是为申报创建基本标准、推荐标准活动打好了“地基”,真正的秘籍在于资料的准备、汇总和整理。C级:所有的规章制度都要有效运行,全员都要参加学习培训,机构必须收集、保留好通知、签到、照片、课件、考试、总结等资料。C级的要求基本都是通过图表、照片等资料来体现,一般包括具备开展服务的场所场地、设施设备、人员资质和相关的培训证明等。B级:所有工作的院、科两级都要有监管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督导。机构要统一制定督导表,最忌讳存档的资料全部打印,人员签字模板化,会让人觉得像是造假,所以督导表内容最好是手写。院、科两级都要有质控记录,包括年度工作计划、科室质控学习记录、科室质量自查记录、科室月度小结、科室半年小结、科室全年小结等。A级:所有申报创建基本标准、推荐标准的机构至少要运行6个月,完成一个PDCA循环;院、科两级职能科室有监管,对存在的问题有分析、有总结、有反馈及改进措施,使用管理工具进行对比体现持续改进。成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,完善各种制度并汇编成册,职能科室做好全员培训,做到人人熟悉;院、科两级加强监管,严格按照制度、流程,规范开展工作进行质控活动,做好各种登记记录。只要各方面资料能够真实展现我们的日常工作,顺利通过评审就不是梦。资料资源:基层卫生健康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谢谢!
热书推荐
作者简介:徐毓才,陕西省商洛市人,中华医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,陕西省政协医卫体委员会特聘专家。2015年影响中国医疗界十大人物,第二、第三届届“奇璞奖”评审专家。2019年被《财经》杂志评为新医改10年有影响力全国十大人物。著有《基层医院管理文萃》、《基层医改思考》、《新医改,2015记忆》等著作五部。
有需要购书请添加微信
如果您喜欢,分享给小伙伴们吧~
您的每一次分享,是我们进步的最大动力源泉!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